温州

首页>地方频道>温州>要闻

温州“三位一体”探索实践十五周年 为中国“三农”发展提供改革样本

  2006年12月19日,浙江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瑞安召开。来自全省各界的代表来到马屿、梅屿、飞云等地的农民合作社、供销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,探寻关于“三位一体”改革在当地的实践。

  当天下午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瑞安现场会上指出:“把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、供销合作、信用合作‘三位一体’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,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。”

  这是对瑞安探索的认可,也是对瑞安做法的鞭策。此后,发轫于瑞安的“三位一体”改革实践,在温州大地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,成为引领性的纲要。2017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以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为主线,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的综合合作;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再度提出开展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综合合作试点。

  15年来,温州围绕“三位一体”,秉持“农有、农治、农享”理念,实现了产业链、服务链、创新链的密切协同,走出了一条全体农民共建共享、共同富裕的新路子,为中国“三农”发展提供了改革样本。

  温州探路的创新精神

  “要按照合作制原则,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,建立健全内部运作机制,使参与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,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增强‘三位一体’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吸引力、凝聚力和竞争力。”

  ——习近平在现场会上讲话摘要

  15年来,温州始终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积极引导“户转场、场入社、社联合”,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,做实做强农村合作经济基层主体。

  “三农”发展过程,不可避免遭遇各种瓶颈,温州先行改革的目的,正是破解农业“种什么”、农产“怎么卖”、信用“怎么帮”、资源“怎么管”等问题,推进农合联数字化赋能,试点打造“三位一体”智农共富平台。经过多年努力,温州“三位一体”探索逐渐突破困局,形成更便于操作、更具内涵、更为农民认识和认可的“三位一体”体系。

  归结起来四个字,即“统、联、治、创”。

  集成“统”的功能,构建农民合作联合的组织体系。聚焦全覆盖合作,搭建“三位一体”组织框架,探索推进“三类合作组织、三重合作功能、三级合作体系”一体化。强化农合联为主体,以农民合作基金和农合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“两翼”,统筹推进农民合作社提升、集体股份合作制、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等“八大”改革。

  放大“联”的优势,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的循环通道。构建品牌引领的产业供需链,创新农产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“瓯越鲜风”,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00个、示范基地27个;构建有机衔接的金融服务链,探索在专业合作社、基层农合联内部打造53家资金互助会,支持引导小农户信贷和农业产业投资。

  迭代“治”的变革,塑造农业整体智治的全新形态。塑造“智农链”应用场景,建成浙江首个5G+智慧农业示范点;塑造“智农联”“智农享”“智农宝”“智农管”应用场景,建设统一指导、统一标准、统一采购等数字农合联,推进生产服务智能化、精准化,建立农合联会员信用数据库,探索数字化金融一卡通,加强农业经营主体智慧云平台管理,以数字化促进多跨协同。

  提升“创”的效益,走出共同富裕先行的有效路径,坚持“链”上创价值。推行“公司+”“合作社+”“村集体+”等模式;坚持“景”上创品牌,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、生态休闲农庄、都市田园等综合体,从卖产品到卖风景、卖文化、卖体验转变;坚持“带”上创示范,建成“三位一体”示范带22条、跨区域精品带2条,实现“带带有精品、村村有元素、人人有红利”。

  破解制约的目标设定

  “以供销合作社、信用合作社、专业合作社的联合而构成的‘三位一体’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,是目前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,是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一个新生事物。”

  ——习近平在现场会上讲话摘要

  15年来,温州始终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,加快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。

  温州作为全国“三位一体”先行探索实践地,积极发展生产、供销、信用综合合作,有效提高了农业服务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,为全国、全省推广“三位一体”建设,提供了大量鲜活经验。

  通过15年的创新实践,温州形成“1个市级农合联+11个县级农合联+133个乡镇农合联+52个产业农合联”的框架,涉农乡镇(街道)覆盖率达100%,8000多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、为农服务组织(企业)加入农合联,其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近6000家,构建了全省会员规模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;涌现一批典型个案,如瑞安马屿农合联、苍南意达番茄产业联合体、乐清金穗粮食联合社、文成二源股份合作农场、龙港信实庄稼医院等,这些多元化不同类型的“三位一体”合作模式和为农服务典型,成为示范,辐射各地。

  积极构建起生产、供销、信用等多维度、全链条的服务体系,728家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,1385家合作社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(合计已超过20万亩),培育产值超10亿元农业产业链10条,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、加工销售等系列服务。

  全国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,创新推广特色产业贷,有效盘活农民资产,降低涉农信贷利率。建立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,推行“公司+”“合作社+”“村集体+”等模式,变“农业链”为“致富链”,如“一鸣”奶业全产业链向农户全面延伸、带动1.5万人增收致富;雁荡山铁皮石斛产值超20亿元,善康农创与22个村集体合股,带动农民增收……

  在取得这些改革成效后,温州按照“四化建设、八大改革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全市改革标杆示范创建,打造具有“窗口效应、温州特色”的标志性项目和成果。引导央企、民企等农业龙头企业参与“一体”平台建设,并与村集体、合作社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。完善农合联组织架构,理顺“三位一体”运行机制,全市确定申报创建“三位一体”标杆县1个、示范县7个、示范乡镇28个、示范基地37个,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。结合全域数字化改革、“数字三农”建设,推进“三位一体”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。实现农户“无忧生产”“无滞销售”“无本务农”。

  “三位一体”的未来路径

  “把发展‘三位一体’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,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,使这项工作真正成为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,成为解决‘三农’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,使我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。

  ——习近平在现场会上讲话摘要

  15年来,温州将“三位一体”改革作为全力打造全国农村改革示范区、推动温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。

  为推进“三位一体”改革,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7个“三位一体”专门文件,特别是今年以来,市委明确了我市“三位一体”综合合作改革目标,即到今年底,建成一批“三位一体”改革示范项目,新建提升一批“三位一体”场景应用示范点。到2023年底,争取建成全国“三位一体”改革示范区,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达90%以上。

  面向未来,温州将积极培育“三位一体”改革示范合作组织,抓好农民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国家试点,培育一批制度健全、运行规范、服务能力强、带动效果好的示范性农民合作社。

  继续探索村集体领办村域型综合合作社,完善与小农户、低收入农户利益链接机制,引导村集体结合当地实际,与相关经营主体组建民宿、来料加工、农(侨、渔)家乐、农村家政服务等多类型的合作社(联合社),通过功能拓展实现增收发展。

  全面构建提升、服务、富裕、支持、保护小农户发展五大体系,注重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的结合,提升对小农户的服务供给,使小农户共享合作收益。继续深化“一品一导则”“一场一标准”创建,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,完善生产管理标准。出台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,探索建立政府、国有、民营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,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对小农户的带动效应和对农产品的溢价效应。

  探索普惠金融服务在“三位一体”的供给运用,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,稳步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,探索推进镇级、县级保险互助社及行业性保险互助社的组建。推动村级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各类生产主体、经营主体、服务主体加入农合联。实施数字赋能,建设数字乡村服务平台,推进“三位一体”综合集成和智慧应用,推动生产管理线上化、流通营销网络化、信用服务数字化,打造为农服务网络体系。

  温州是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,是2011年新一轮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,“三位一体”农民合作体系建设,正是其试验任务之一。历经不断的革故鼎新,历经不断的探求突破,成效明显。直面未来,温州必须深化“三位一体”基层创新和经验提炼,全力争创全国“三位一体”改革示范区。同时与未来乡村建设、打造共同富裕温州示范先行样板相结合,以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“三位一体”实践样板和制度成果,为未来乡村和共同富裕赋能。(记者 陆剑于)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6777
收藏
分享